記者直擊全運會運動員食材供應:首創設立食材總倉直發港澳 400種品類吃得安全新鮮

港故事|“复活”隐世二战遗迹,“闪回”香港烽火岁月

广东队,一日双金!

海南自贸港推介会暨政策解读会在港举行推动琼港合作走深走实

广东出的外国领导人,又多了一个

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会谈

透視鏡|兩地隔絕 談何融合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文匯網

   文/蔡樹文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平台撰文稱,「在香港飛北京的航班上,航機有223個座位,連我乘客共7人,商務艙的另外兩人是西人。」他因此有感而發,「長期不通關,總有一天,是全香港埋單。」

    梁振英表示,「由於香港和內地人員的往來基本上隔斷,從前依賴香港提供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的內地客戶,已經在內地找到替代供應者。長此下去,香港死得。」梁振英的觀點絕非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融入大灣區發展是香港未來,「北部都會區」規劃被視為融入大灣區重要舉措。更好的規劃,更好的願景,必須依靠人去完成。然而,一天不通關,人員無法正常往來,工作無法正常展開,香港如何可融入大灣區?教育界希望加強與內地交流,讓學生加深對內地了解。一天不通關,一切都流於紙上談兵。

    面對港人對通關的強烈願望,決策者唯一的選擇,是盡快拿出解決問題的決心和方法。唯有盡快通關,才能實現融入大灣區發展。

    香港不能再蹉跎歲月,必須追上鄰近地區發展步伐,當前要務是解開通關這個結。

 
上一篇:吳家瑋專訪❷/吳家瑋:「大灣區要有獨特吸引力 知識型社區,人才夢想地」
下一篇:建设低碳的“未来之城” 《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发布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