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到江门寻根谒祖

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陈家泠: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绘画的进步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

来大湾区,夏天可以CHILL爽!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指明方向

7月16日距十五运会开幕116天,广东奥体亮出五环标志!

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到江门寻根谒祖

发布时间:   来源: 英国富中传媒

      “我对这里抱有特殊的感情,这次能够和亲人一同回到家乡,对我而言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也是一个非常动情的时刻。”7月7日至8日,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率全体家族成员及其政府工作人员27人回到外曾祖父家乡江门开平寻根谒祖,在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的陪同下,开展素庵居庐祭祖、忠心里认亲、司徒氏图书馆查看族谱、共植纪念榕树、赠送家乡泥土、游览赤坎华侨古镇、参观华侨华人博物馆、看望太平洋岛国留学生等系列活动。阿迪昂总统对江门深入细致的工作十分感激,数度热泪盈眶多次表示,感谢广东省和江门市为寻根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对瑙鲁发展的慷慨支持,现在就是一家人了,今后将带家人常回家乡与大家团聚,共谋合作发展。

      中国政府太平洋岛国事务特使钱波,中国驻瑙鲁大使吕进,国务院侨办综合局副局长张建民,广东省侨办主任庞国梅,广东省外办副主任仓峰;瑙鲁驻华大使齐特拉·杰里迈亚全程陪同。

      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到江门寻根谒祖。周华东摄

      8日上午,在锣鼓喧天、醒狮欢腾起舞的热闹气氛中,阿迪昂总统与家人走进祖祠——开平赤坎镇素庵居庐拜谒先祖,在祖祠门外潭江边与家人共同种下一棵细叶榕。陈岸明介绍,榕树是南方著名的乡土树种。榕树具有顽强生命力,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榕树枝繁叶茂,荫泽后人、造福一方。随后,陈岸明代表侨乡人民向阿迪昂总统赠送祖祠前的一抔家乡泥土。他说,这把家乡泥土祖先耕过、我们共同走过,它代表着家乡人民的叮咛和祝福,祝福中瑙人民世代友好、越来越好。阿迪昂总统接过这份特殊的礼物,珍而重之。

      1925年落成的司徒氏图书馆正值建馆100周年。走进司徒氏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陈岸明向阿迪昂总统介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展示了总书记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是我们的案头书、指导工作的宝典。听到介绍后,阿迪昂总统拿起英文版书籍,认真翻看阅读。随后,陈岸明向总统展示并赠送侨刊《中国侨都》《教伦月报》,总统看到杂志上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的新闻照片,表示希望瑙鲁华侨华人积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总统和家人细细打量墙上的司徒氏(广东)始祖迁徙世系图,了解家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获赠司徒氏家族族谱。

      当天下午,阿迪昂总统与家人坐上赤坎华侨古镇的特色铛铛车,顺着铁轨行驶在古镇中,向游客挥手问好,近距离感受古镇中西交融的独特风韵,为百年前华侨华人回国建设家乡的壮举而感动,为百年古镇焕发新活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中股村忠心里,族亲代表和村民们夹道欢迎,鞭炮齐响、醒狮跃动,向阿迪昂总统与家人逐一献上红色围巾。在祠堂前榕树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家糍、尝荔枝,总统与族亲谭惠霞共话家常、共叙亲情,现场欢声笑语、亲情流动、温馨感人。陈岸明向总统介绍了近年来江门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工作情况,通过图册展示了忠心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统为家乡的变化感到十分高兴,祝愿家乡亲人的日子越来越好。然后,总统与家人来到族亲谭惠霞家里合影留念、互赠礼品。临别时,阿迪昂总统与谭惠霞紧紧相拥。他说,以后会常常带家人回江门,和大家团聚。

      7日下午,陈岸明与阿迪昂总统会面座谈。陈岸明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代表海内海外1000万江门籍乡亲,向阿迪昂总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国与瑙鲁关系发展,一年多前中国与瑙鲁恢复外交关系,开创了中瑙关系的美好未来,江门家乡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瑙鲁江门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血脉相连、文化相融,两地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此次总统阁下的寻根之旅,充分印证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我们要始终做风雨同舟的好兄弟、并肩前行的好伙伴。江门将认真落实好习近平主席与总统阁下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落实好2024年中瑙联合声明,加强与瑙鲁各层级交流交往,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青年、媒体等领域交往合作,加强安全与发展领域科技、产业、人才培养合作,开展蔬菜种植、渔业、食品加工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合作,为中瑙关系持久稳定向前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阿迪昂总统感谢江门的热情接待和对瑙鲁发展的支持。他说,江门是我祖辈的故乡,也是重要的制造业城市。通过参观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和“江门制造”产品展,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寻根之旅迈出了“第一步”,我将着力促进两地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瑙鲁青少年到江门学习,加强两地联系、增进彼此情谊。祝愿家乡人民生活富足美满!(文/唐达 莫小青)

侨博馆展现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抗战期间作出的重要贡献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侨乡赓续传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五邑籍华侨华人挺身而出,或捐款捐物,或投身战场,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过境迁,如今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我们可以透过文物和史料,了解到五邑籍侨胞为抗战胜利奉献青春与血汗的历史。一份记录历史的资料,一个锈迹斑斑的水杯,一张浸染岁月的旧报纸……每一件展品都是“沉默的证人”,诉说着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战争中的抉择与行动。

      在侨博馆“铸就丰碑”展示区,参观者通过图文、实物等回顾海外侨胞的抗战故事。

      展现文物史料背后的烽火岁月

      置身侨博馆,面对3万多件文物和史料,参观者仿佛在翻阅一部看得见的近代史。其中,“铸就丰碑”展示区就通过图文解读、实物展示、场景设计等形式,展现了一段段尘封的抗战历史、热血故事。

      一件衣服、一个布袋、一张1940年的卖子契约书,讲述着爱国华侨郑潮炯当年支援祖国抗日救亡的旷世义举;陈列在展柜中的一块留有斑驳印记的金属残片,是“飞虎队”队员、江门台山籍华人李庚申用猎刀切下的日军零式战机残骸的机翼残片,勾勒出“飞虎队”中五邑籍侨胞的英勇身影……

      抗战期间,五邑籍华侨华人有的参加各类爱国团体,捐款捐物、宣传抗战;有的亲身参与抗战,或是身先士卒在前线作战,或是在大后方运输战略物资。每件展品的背后,都是一段海外华侨华人热血报国的故事,勾勒出五邑籍侨胞的英勇身影,也将他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所作的贡献具象化。

      融合更多力量共续历史回响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侨博馆还将推出多项主题展览,在侨乡传承抗战记忆。

      今年8月15日,侨博馆将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澳门口述历史协会联合举办“勠力同心 共赴国难”澳门同胞抗战展,共同铭记和回顾澳门同胞支援抗战的伟大历史。张一知介绍,该展览还将融入与江门紧密相关的新内容,这部分通过深入挖掘得来的内容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此外,8月期间,侨博馆将推出“文化大营救”专题展。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滞居香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爱国民主人士越过重重封锁、安全撤离香港,完成震惊中外的粤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该展览将向市民介绍当年从香港撤退的文化界人士经过江门的这一段历史。

      暑假伊始,“红心向党,瞧见未来”青少年夏令营便已准备就绪。在该夏令营中,青少年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与专家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了解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抗战中的贡献。夏令营还会鼓励青少年以自己的视角和语言,向更多人讲述五邑籍华侨华人的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文/图 朱磊磊)

 

近50名美国青年走进开平

体验侨乡多彩文化

      交流团体验“镇濠泥鸡制作技艺”。

      日前,由美中文化促进会组织的2025夏季美国青年认识中国交流团来到开平市开展交流活动,近50名美国青年走进开平,探寻华侨历史,体验侨乡多彩文化。

      活动中,交流团参观开平市华侨华人服务中心,探寻华侨历史,体验入选江门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的“镇濠泥鸡制作技艺”,感受侨乡文化魅力。交流团走进赤坎华侨古镇汇聚中西建筑文化精髓的骑楼群时,成员们纷纷感叹,赤坎华侨古镇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融入西方多元浪漫风情。他们表示,通过活动深入了解侨乡历史和海外华人奋斗历程,这次旅程充满趣味和收获。

      美国青年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踏上充满活力的侨乡大地,探寻创新与文化融合的魅力。交流团中不乏江门籍华裔新生代,他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切身感受家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新时代发展成就。

      “家乡的变化非常大,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商铺林立,发展很快。”交流团成员林远龄说,她将把家乡的变化告诉在美国的亲人,并向身边的美国朋友推介中国旅游胜地。

      开平市华侨华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充分发挥联谊交流和为侨服务的综合性平台作用,更好地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文/图 敖转优)

 

江门市对接服务广东国际传播平台项目上线启动

让江门之美闪耀国际舞台

      7月9日,江门市委宣传部举办江门市对接服务广东国际传播平台项目上线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出席活动。

      该项目立足“广东所向、平台所需、江门所能、侨乡所长”,充分发挥中国侨都“人缘、文缘、商缘”优势,系统推动主流媒体变革创新,深度融入省级国际传播平台矩阵。同时,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对外传播先行地和“人人可参与、人人能传播”的国际传播新生态,为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注入强劲侨乡动能。

      活动现场启动江门市国际传播三大核心内容IP建设、“四大工作室”优化升级、慢直播平台。同时,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争当宣传使者 讲好中国故事”倡议,号召广大市民和海外侨胞通过IP Guangdong平台或自有渠道为侨乡代言,让江门之美闪耀国际舞台。

      活动要求各级单位通过机制化、国际化、IP化、常态化的传播实践,推动形成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和广东故事的生动局面。当好“服务员、生产者”,以提供优质内容为目标,探索“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对外宣传新路径;当好“共建者、先行者”,打破“专业媒体独角戏”模式,营造“人人可参与、人人能传播”的新生态;当好“推动者、策划者”,孵化更多城市IP,形成主流媒体引领、全民共同发声、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友人互动的立体传播格局。(文/黎禹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时政新闻眼丨如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指明方向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