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总书记考察的这片松林背后有何故事?


来源: 央视网   时间:2021-08-25 17:18:49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尚海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这片落叶松林为何以“尚海”命名?背后有何故事?央视网《天天学习》带您一起了解。

    1961年,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设一座大型机械林场,但具体选址在何处,还要视具体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才能定。当年11月,原林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到塞罕坝考察。站在林场北部红松洼的山坡上,大家看到荒原上有一棵落叶松迎风卓立,激动不已。这棵松,成为塞罕坝建场的依据和信心。

    次年2月,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那年秋天,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名创业者,来到这个黄沙漫天的地方拓荒开路。他们的带头人就是王尚海。

    这一年,王尚海刚刚40岁,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塞罕坝建林场,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后来又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汉子,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遏制沙漠逼近北京的严峻形势、涵养京津地区水源,这是国家赋予王尚海带领着的这支369人队伍的特殊使命。

塞罕坝创业初期人工造林现场。(资料图)

塞罕坝创业初期人工造林现场。(资料图)

    恶劣的生存环境,是他们首先要克服的困难。塞罕坝冬季漫长,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最低气温零下43℃。白天,王尚海带着大伙儿背着大麻绳,蹚着没过膝盖的大雪,走六七里地到山上。男职工跪在雪地里采伐残木,女职工则用绳子将木头绑好拖下山。晚上,大家睡在铺了一层莜麦秸秆的土炕上,睡觉时都要穿着棉袄棉裤、戴着棉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霜。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就是在这种近乎死地的艰苦环境下,王尚海带领第一代塞罕坝人扎下了根。

    考验接踵而至。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1962年,塞罕坝第一次造林1000亩,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造林1240亩,成活率不足8%。超出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使满怀希望的热血青年心灰意冷。1963年春节,外面的雪有一米多厚,大家愁眉苦脸,思乡之情伴着造林失败的沮丧,“林场即将解散下马”的流言悄悄散播,甚至还有人这样写道:“天低云淡,坝上塞罕,一夜风雪满山川;两年栽树全枯死,壮志难酬,不如下坝换新天。”

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资料图)

  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资料图)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关键时刻,王尚海毅然决然交出承德市区的房子,带着一个书柜、两个箱子、几件炊具,把妻子和5个孩子带上坝,在临时腾出的一间职工宿舍里安下了家。

    1964年,王尚海偶然发现了马蹄坑。马蹄坑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三面环山,南临一条小河,形如马蹄踏痕,共有760亩地,地势平缓,适宜机械作业。这年的4月20日,王尚海、刘文仕精心挑选了120名职工,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分成4个机组,挺进马蹄坑。王尚海以身作则,会战期间谁都不准回场部,大家都吃住在山上。在翘尾巴河北岸,一溜儿帐篷拉起来了,一群不服输的塞罕坝人向荒原开战了。

    10月初,马蹄坑“大会战”所植的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9%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王尚海跪在山坡上号啕大哭。

林场创业者当年住过的土坯房。(资料图)

林场创业者当年住过的土坯房。(资料图)

    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其间面临过各种困难,妻子也曾心疼地劝他辞职回老家。他说:“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他的老战友王振兴曾问他,真打算坚持干下去吗?王尚海说:“我连坟地都看好了,在马蹄坑,那是我参加机械造林第一块成功的林地。”

    1989年底,病重的王尚海在承德市一所医院的病床上用手艰难地指向北方,说出三个字:“塞……罕……坝……”这是他在弥留之际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句话。

王尚海纪念林。

尚海纪念林。

    当年12月24日,王尚海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松林也被命名为“尚海纪念林”。

    时光荏苒,尚海纪念林中一棵棵松树已长大,陪伴着它们的主人,在美丽高岭上铸起一座绿色的丰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

日月谭天丨岛内从洛杉矶大火看到了什么? 日月谭天丨岛内从洛杉矶大火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