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走访河西走廊:找寻两岸读者“共鸣”


来源: 英国富中传媒   时间:2021-09-14 11:29:49





  中新网甘肃敦煌9月13日电 (记者 丁思)6天内重走古丝绸之路,途经甘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四座城市,初次到访甘肃的《台湾导报》厦门分社社长彭后磷直言“震撼,且深深被吸引”,并试图借鉴该报此前策划的“寻找两岸同名村”的创意,在古丝路上找寻、连接两岸读者的“共鸣点”。

  9日至14日,由甘肃省台办组织的“台湾媒体看甘肃”活动,吸引了《台湾导报》、台湾《中华农业报》、台湾《中华社区报》、台湾东森电视台、台湾东森ET新闻云、海峡卫视等十余名媒体人参加。该活动旨在通过台湾媒体人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心中所想,体验大陆经济发展成就,从艺术造诣、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美丽乡村、人文生活等多个角度,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地域风情,增强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探古访今,找寻两岸读者的“共鸣点”

  早在2000多年前,被高原、山脉、沙漠、草原包围的狭长区域河西走廊,站在了那个时代“对外开放”的前沿。有人比喻,河西四郡组成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城市群”,恰如今天海洋时代,由香港、深圳、广州、澳门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

  眼前是“荷塘花叶慕幽香”的静谧,身边不时有栖息于此的野生动物路过,若不是抬头看见远处的祁连山脉积雪,第一次置身于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彭后磷彷佛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江南水乡。“大陆西北地域广阔,虽早有耳闻,第一次到访戈壁滩,让我印象深刻。”他说,相信很多台湾读者也希望能够“到此一游”。

  当下,台湾青年是彭后磷非常关注的群体。他接受记者采访说,大陆发布的关于就业、养老、创业等资讯都是台湾青年很关注的,相较于南方城市而言,他们对于大陆西部的了解较为空白,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业机遇等传递给台湾民众,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

  “要找寻到两岸读者、观众所共通的契合点,让两岸民众能够互动,彼此相互学习。”彭后磷说,媒体人是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该报此前策划开辟“走进厦门社区”栏目,从社区基层的角度来找寻双方民间交流的元素,例如两岸的同名村、农业技术、社区建设等话题,吸引了大量台湾年轻人参与。此次河西走廊之旅,也将策划从文化、旅游、农业等角度来做成系列报道。

  无独有偶,两岸同根同祖的文化情缘,成为台湾《中华农业报》记者高芳关注的焦点。到访“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后,她说,走访河西走廊的4个古郡城市,在嘉峪关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在武威又看到了如此现代高科技的丝路寒旱农业,其发展都是一步步努力走出来的。作为媒体人,要将这些古往今来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递给当下年轻人,让他们看到真实的大陆。

  不仅是网红打卡地,还要讲述背后的故事

  13日,台湾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莫高窟参观,走进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近距离感受千年敦煌文化,此行也是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黄圆媛最为期待的部分。

  随着中秋、国庆小长假的到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旅游市场日渐火爆,骆驼延绵不断地穿梭绕行于鸣沙山。但这在黄圆媛看来,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景区都不仅只是“网红打卡地”,“我们更要看到如今这些繁荣背后的故事,这是当下台湾媒体记者更应该努力追逐的事情。”她说。

  无论是面对来西部落户的台商,还是走进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区,抑或是登上嘉峪关城楼,黄圆媛总是提前一天通过网络搜寻相关资讯,和同事现场采访当地的民众、台商、相关部门,详实做好记录。

  “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如今在疫情之下,我们还能够到西部来探访,除了记录大陆当下的发展面貌,我们还一定要将这些背后的故事讲述好。”黄圆媛说,此前她还采访过黄河源头生态保育的故事,节目播出之后,收视率非常好,受到台湾民众的青睐,观众也会更深刻感知到繁荣发展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对于此行,她还想更多关注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数字化技术修复等内容,还有关于月牙泉生态保护的故事。(完)

 
【编辑:朱延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

今日要闻

习近平离京赴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离京赴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英国富中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