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中国发展迸发更多向“新”力,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来源: 国际锐评   时间:2024-07-21 12:39:09





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热词。近日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其中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中国决心通过深化相关改革,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和壮大营造更加良好的制度性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如果站在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发展走向这两个坐标下观察,人们会更理解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从外部因素看,人类历史上经历的工业革命、信息革命,都是由划时代的生产力变革引发的。如今,科技变革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实现新增长必然依靠新生产力来拉动。从内部因素看,这些年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不再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而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创新培育新产业、挖掘新动能时不我待。



透过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外界不难发现,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十分清晰: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因地制宜”这一关键表述,说明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搞一种模式,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从更深层次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单纯是经济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要以深化改革为支撑,大力完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等,并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其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决定》部署以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深意正在于此。



在很多观察人士看来,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将给中国发展方式带来深刻改变。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高度评价中国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他认为,以科技为引领、坚持绿色转型,将是中国在21世纪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计划,到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改革提供支持,眼下,在中国大地上,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



今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6%、22.8%、10.9%;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行业表现亮眼,为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中国经济向“新”向“绿”转型态势更加明显。这既赋能中国,也辐射世界。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日前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的产品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国与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将进一步加深。这不仅将提升中国创新能力、助力经济提质升级,也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新质生产力一经提出,它们就敏锐意识到,这意味着巨大市场机遇,纷纷加码投资中国。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不断增加,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阿斯利康在华新建小分子创新药工厂;西门子以更大力度开拓中国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市场;苹果投入大手笔在上海建设应用研究实验室……在它们看来,深耕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聚焦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会从中获得丰厚回报。



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持续向世界供给优质产品,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最近,中国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这是中国新质生产力惠及全球发展的生动案例。



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绿色发展欣欣向荣——放眼世界,中国经济向“新”而行,成为难得的一抹亮色。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力将迸发出更加澎湃的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国际锐评评论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



版权所有:英国富中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