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解说:
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中国书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料考究,做工精细的苏派技艺,传承了千余年,自有它的独到之处,有着杰出的传承价值。
苏派装裱修复的全套技艺以“设计高雅、施工精细、神完气足”的特征备受关注。
苏派书画修复技术主要指对古旧、残损的书画进行修补、复原的过程。包括淋洗、揭取旧裱、修补破损、全色、接笔等全套技艺,简称为“洗、揭、补、全”四大工序。
“洗”是指用排笔将热水或植物萃取液均匀地淋洒在画心上,用毛巾卷在画心上边擀边吸,吸走旧画心的脏污。这个操作要重复多次才能洗净画心。清洗原则是“洗去乌色,保留古色”。
“揭”是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古书画经过清洗后趁湿从画心背面开始,揭去古书画原有的褙纸和命纸,重新显露出画心。这个过程必须小心慢揭,稍有不慎就会伤害画心,铸成大错。
“补”就是将古书画中残损的裂缝和破洞修补好。是书画修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补洞是在经过对画心和补料“刮口”后,沿破洞边缘用毛笔刷上浆水,将补料平放在破洞上粘牢并刮去余料,随后垫纸或潮毛巾按实。
“全“包括全色和接笔,全色就是用毛笔沾取调配好的天然矿植物颜料补全画心残缺处的颜色;接笔就是按照原画笔意,补上缺失的笔画。成品要求“旧色自然、神完气足”。
苏派装裱修复技艺源远流长,与其他流派风格不同之处,在于讲究装裱的“精致高雅,修复的”神完气足”这一技艺本身就是无价之宝。令人堪忧的是,目前这一传统技艺出现传承断裂,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窘态。
如何使古老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苏派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传承下去,是每一名传承人的职责。
苏派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建一
刘建一,男,字翔宇、道生,号蜕庐、婴心,明珠。
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收藏家、书法家、文化学者、美国亚洲艺术中心顾问。
苏派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故宫博物院修复专家沈洪彩先生,受教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故宫古字画修复专家徐建华先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峡两岸书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