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宪章堂总部
宪章堂主编出版的《通胜》和《通胜日历》,在香港澳门台湾乃至海外华人世界久负盛名。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宪章堂书香氤氲,尤其是从江门五邑地区出去的侨民,宪章堂更成为情牵根脉、心系故土的情愫,难以割舍。但鲜有人知,宪章堂是出于广东恩平市,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把通胜的内容加入日历,创建《通胜日历》的人就是恩平人李远光。
恩平李氏作为传统吉祥文化世家,到李远光这一代,已传承四代,历百余年而日益兴盛。 《通胜》,即是“历书”、“通书”,因广东人忌讳“书”的谐音而改称“通胜”。李氏先辈为使一书多用,合辑国学知识与民俗文化于一书,即供世人的民俗及吉祥用事指引,也可成为蒙学启智之用,数番修订而成今日之善本,享誉海内外,更成为行业标杆,是诸多吉祥文化专业人士之工具书。
▲宪章堂第四代掌舵人李远光先生
李远光家四代人百余年间,接力传承民俗文化为己任,李远光本人也四十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广中华民俗礼仪。近来,更乘国家提倡“文化自信”的东风,把民俗文化与婚庆业、节庆业、酒店业、家私业、教培业等行业有机融合,甚至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相结合,创造性立体化发展民俗礼仪文化产业。
日前,在侨乡恩平市宪章堂总部,李远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民俗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将民俗礼仪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未来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融入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活方式,实现传统民俗礼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产业发展,是当前宪章堂努力探索与实践的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命题。
▲风行华人世界的宪章堂《通胜》
每一个创业成功者的经历里都有一个励志故事。而李远光的故事要从6岁开始,那时他便被爷爷和父亲要求背诵《洪范》、《论语》、《诗经》,稍大便背《礼记》、《道德经》,为此小手不知被抽肿了多少次。十六岁开始学习《易经》,并跟着父亲李宪章先生学编《通胜》,积淀了深厚的国学根基和吉祥文化底蕴。
1978年,20岁出头的李远光已作为外贸局外派的通胜专家,在香港为出版社编纂了两年多通胜。那时的李远光虽然年轻,但眼界却很高远,一直思考如何普及通胜知识。有一次在翻阅日历时发现,日历信息内容单一,纸面上有大量的空白,于是突发灵感,创想出“通胜日历”,即把通胜中的一些重要内容编入日历,通胜与日历合体,人们便可在每日翻看日历时查阅当日的吉凶指引,既方便又不用增加费用,是一举多得的创意。
▲宪章堂结合城市的历史内涵而设计的公共广场
李远光兴奋地开始寻找合作伙伴,但却连连碰壁。年轻气盛的李远光自小便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与第八位出版商达成共识,从此,一款有效地传扬传统民俗文化的创意新品得以诞生。
一年后,这位出版商因《通胜日历》而获利丰厚,喜不自胜地带着贵重的礼物来酬谢李远光。此事在港澳出版界成为美谈,宪章堂也声誉鹊起。宪章堂《通胜》和《通胜日历》也早在三十年前便作为中华国学精品,被收入多伦多、墨尔本等历史博物馆。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至今仍然兴旺发展的古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正是有了一代代不断涌现出的一批批致力于长我文化自信的创造者、建设者和卫护者。李远光堪称我们这一代的佼佼者。由于传统民俗礼仪文化根植于中国历史土壤之中,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萃取,传承弘扬民俗礼仪文化,要做的事千头万绪。李远光表示,当务之急是遵照国家和新时代的要求,为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制定一套既根系优秀传统、又与国际接轨、更能体现时代特色的礼仪规范。为此,李远光已经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中华民俗礼仪大典》已在其胸壑中成型。
▲宪章堂结合城市的历史内涵而设计的公共广场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李远光指出,应把民俗礼仪文化这个宝库维护好、开掘好、利用好,绝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他举例,“祭礼”自古以来便受到官方与民间的重视,视为“礼之重”,是培养民众对大自然、对祖先、对文化传承的敬畏感的重要方式;“成人礼”则被定义为“礼之始”,是一个人“立身成人”的标志,通过礼仪仪规的举行可以提升青年责任感。正所谓“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弘扬民俗礼仪文化正是增强国人乃至世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复兴中华民族的有效路径。
以文化建设与文化生产为重要路径,营造敬礼、懂礼、守礼的社会氛围,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价值取向,也是李远光率领宪章堂人矢志追求的企业目标之一。李远光表示,将传统民俗礼仪文化融入到文化产业当中,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文化演艺、文化展览、文旅融合等多元化的文化业态与产品,实现中国传统民俗礼仪文化的活化和经济化运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市场经济沉淀,面对波谲云诡的文化市场,李远光分析了民俗礼仪文化产业的市场状况。他说,该产业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猛,目前的市场规模以及未来发展潜力都相当巨大。他和业界人士预测,2022年中国的民俗礼仪文化产业体量预计将突破13万亿元,包括了婚庆、殡葬、岁时节庆、生日寿诞、礼品等基础产业,还有礼仪服务、礼仪培训、礼仪教育、民间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俗、民间文学民俗等产业化规模也不下10000亿元。
▲宪章堂结合城市的历史内涵而设计的公共广场
深入民俗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将之有机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全新打造出城市文旅建设新模式——“城市民俗礼仪文化广场”,这个课题李远光也已在实践中探索了二十多年。他指出“我们的城市建设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缺失’,不仅欠缺城市个性形象定位,更欠缺惠及民生的公共文化建设的系统构思;欠缺一个专门为当地特色文化而设计的、能够集中展示、传承我们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的文化休闲客厅;欠缺一个能够激发产业可持续发展活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李远光在阐述“城市民俗礼仪文化广场”建设理念时说道:“这是一个创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让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直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推动民族文明进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是专为高效解决‘文化缺失’现象而创新设计的城市文化建设的一揽子方案”。
李远光表示:“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经典传承,这对于我们结合时代条件,焕发中华礼仪文化产业时代光彩,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有着重要意义,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我和我的家庭将矢志不渝,代代相传。”( 完)
国际日报记者 翘华 通讯员 冯创志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