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今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是一年之中迎来丰收的时节。再过二十多天,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
时和年丰。值此盛会前夕,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节目的启播。我谨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各位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春秋有序,华夏著章。册册典籍,钟鼎千秋。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探索“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的方式,以新述古,荟萃精华,推出了《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古韵新声》等一大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满天星斗于此交汇,千年翰墨在此绵延。这些创造性的实践,溯源民族根魂,筑牢文化自信,奋力书写新时代的“丹青史卷”,也构筑起总台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高峰矩阵。
汇古今之民智,承千载之悠思。典籍是中华文明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也是我们知所从来、明所以往的精神根系。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的成功播出,让典籍这一蕴含着古代先贤深邃思想和智慧哲理的经典文献,闯入了当代人的精神世界。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当我们打开中华典籍这座宝库,感受到的是文脉千年的欣喜、墨香犹存的沉醉。在全世界最为绵长悠久、最为庞杂浩大的文化传承中汲取智慧,当代中国人是幸运的。中华传统文化于我们而言,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溶于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日用而不觉。它“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教会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导我们“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就像我大学时代曾经翻看的《越绝书》,这本“奇书”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地方志。“一方之志,始于《越绝》”,书中记载着我家乡浙江千年前波澜壮阔的吴越故事,令人遐思万千。“夫仁义者,治之门。”书中传递着的仁义民本思想,至今滋养着这一方土地乃至中国人的精神底蕴。
今天,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共同参与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即将开播。我们将再次以典籍作舟,扬思想之楫,启迪当下,昭示未来。
新一季节目将利用全新的技术,在更加广博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上,以全新视角打开典籍——无论是“千载凛然犹有生气”的《汉书》,还是“统会古今之异同”的《永乐大典》,无论是《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君子之风,还是《礼记》“礼,时为大”的温润尚德,都将诠释出新的境界与风采。
回望来路,“何以中国”?中国是千年征途上的艰辛求索,是玉石青铜里的文明履痕,也是册册典籍中的无声诉说……弦歌不绝,历久弥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和国家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持续创作中华传统文化精品节目,以一份份创意、一个个节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永不停歇地追寻和讴歌先贤所创造的伟大文明,为“是以中国”继续作答!
(本文摘自慎海雄同志9月23日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启播仪式的致辞)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