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列传 | 陈家泠:赤诚见笔墨 丹青述中国


来源: 英国富中传媒   时间:2022-10-03 23:30:51






 

      他恪守中华文化品格,他勇攀文艺高峰,他用笔墨丹青描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进程。

      他,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大师列传》嘉宾,新海派中国画艺术家,陈家泠。

      “我的人生轨道改变了,从理发店的学徒变成了学堂里的学生......”

      1937年,陈家泠母亲为了躲避战乱,在逃生途中生下了他。出生在动荡的年代,日子虽然艰苦,但母亲总能画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来哄陈家泠玩。从那时起,他的心底便种下了一颗绘画的种子。

      当他11岁小学毕业时,父亲去世了,他与一个弟弟、三个妹妹的生活,全靠当小学老师的母亲一人支撑。看着母亲的劳累,懂事的陈家泠主动选择辍学,去理发店当了学徒。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我这个人生轨道的转移。当时国家有一项政策,家庭困难的人去念书,可以有助学金的补助。我立即开始复习功课,想报考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学。学校曾经的美术老师有李叔同,潘天寿也曾在此读书。

       对我而言, 这样一个名人荟萃的地方,就是我向往的学校。从此,我的人生轨道改变了,从理发店的学徒变成了学堂里的学生。

     “

      “我从学校里出来,还是一个毛桃,经过陆老师给我打磨,我从毛桃变成水蜜桃了......”

      1958年,陈家泠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科,师从现代中国画坛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潘天寿先生。

       1963年,陈家泠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来到上海,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 上世纪七十年代,陈家泠在上海师从当代中国画坛的绘画大师陆俨少先生,学山水、书法、后攻花鸟,打下了扎实的中国画功底。

      回顾学艺的时光,有三位老师的谆谆教诲让陈家泠受益终身。

    “

       我记得很深,快要毕业时,周昌谷老师和我谈话,他说:“树木当中,有一种树叫杉树,有一种树叫柏树。你要当快速成材的杉树也可以,但你如果要像柏树一样成‘大材’,就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挫折。”这个教诲对我的一生影响很深。

       第二个我觉得是我们的院长潘天寿。“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潘院长的这句话,是我终生艺术奋斗的明灯跟目标。

       第三位就是上海的陆俨少老师。在学校里的时候,我的线条已经画得蛮好,但画工笔的线条,手腕要靠在台子上,手是拎不起来的。而陆老师画山水、画线条,讲究手要拎起来。经过他的指导,我的线条得到大大的提高。

       所以我举了一个例子, 从学校里出来,我还是一个毛桃,经过陆老师给我打磨,我从毛桃变成水蜜桃了。

      ”

       “她为我的艺术的发展默默无闻地付出,她牺牲了自己,是她成就了我......”

      “

       这幅《爱妻阿娟》,是我1974年画的,线条还是带有工笔线条的感觉。

       《爱妻阿娟》1974年作(局部)

       但是你看我1978年画的《鲁迅先生像》,线条就是山水画用笔的线条,很潇洒,很自由,很奔放,这种技艺是从陆俨少先生那里学来的。

       《鲁迅先生像》1978年作(局部)

       2004年,我又为阿娟画了一幅《爱妻阿娟》。

       《爱妻阿娟》2004年作(局部)

       她是多辛苦,她为我的艺术发展默默无闻地付出,牺牲了自己,成就了我。我情不自禁地给我的贤妻良母一个致敬、一个深深的爱意。

2013年,阿娟因病去世。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只不过她比我早完成了她的使命。

“中国美的地方太多了,可爱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我是有生之年,我就要不断地去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1984年,陈家泠以《开放的荷花》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是陈家泠艺术生涯中的一个突破。陈家泠以荷花打开了自1963年以来持续二十多年,在画坛上徘徊不前的局面,这是他深挖传统文化内涵而获得的社会的认可。他从恩师陆俨少的“八面出锋”山水画笔法中获得启发,钻研出走、守、漏、透的用笔技法,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2007年,七十岁的陈家泠在北京举办了他艺术生涯中的首次大型个人画展,此后十几年,陈家泠以攀登不已的雄心壮志,保持着几乎每年一个主题大画展的旺盛创作激情。

      “

      因为我们中国美的地方太多了,可爱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我是有生之年,我就要不断地去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西湖景色》

       就像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上的《西湖景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幅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山川美、历史美,再加上G20杭州峰会的当代之美,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把风景画出来的。

       《西湖景色》(局部)

       把水墨变 成色彩,一点一点层层加上去,技法是传统的,但是显现出来是有色彩的,就是现代了。

      ”

       “可以这么说,我的青春是从七十岁之后才爆发......”

       2014年,以陈家泠的艺术创作为切入点拍摄完成的人物传记片《陈家泠》,历经三年的艰难拍摄,真实记录艺术家陈家泠,前往“三山五岳四圣地”等十二座高山采风、写生的足迹,以及在此之后创作出系列山水画作的过程,生动展现了一代杰出的中国画艺术家,为艺术、为梦想奋斗的精彩人生。

       2013年,陈家泠先生在时隔近五十年之后重访井冈山,开启了他用丹青讲述中国的革命圣地之旅。八年间,他从革命摇篮走到红色圣地,诗意地描绘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

       可以这么说,我的青春是从七十岁之后才爆发。

       因为中国绘画需要积淀,七十岁之前,它还是一个“厚积”的过程,七十岁之后就爆发了,好像人刚刚醒来一样。你成熟了,那么你的作品各方面就达到一定的水平,再积累,你就会炉火纯青,才会更加有创造力,更加有品位。

      ”

      点击视频 赏析作品↑

      《井冈主峰》

      《西柏坡》(局部)

      《梁家河 可美啦》

      陈家泠:赤诚见笔墨 丹青述中国

       我们这一代人经过了苦难的洗礼,亲历了改革开放,沐浴着伟大复兴的曙光。如此的生命体验,是时间的恩赐,更是时代的恩赐。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些伟大的政治论断,不单是政治论断,而且都是最经典的时代画论。

       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是什么呢?我们是研究美的,是美术工作者,美的变化、对美的追求、对美的表达,就是家国情怀的表达。

       我的几十年,也是中国变革的几十年。毛主席诗里讲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些美景也反映了国家的兴旺,我们要为国家的兴旺而骄傲。这些美的变化也为艺术家创作,带来了激情、灵感和动力。

       我画“三山五岳四圣地”,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去写生创作,我从上海去衡山坐个飞机,坐个高铁几小时就到了。如果在古代,我们设想,即使骑毛驴到衡山,最少也得几个月,可能用一生经历都画不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古人路途遥远,交通受限制,所以限制了他们这个艺术创作的广度与时间。也就是说,国家的进步,交通的便利,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条件。

       我是画家,我一定要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家国情怀除了国,还有个家。过去生活不稳定,吃不饱饭,如何搞艺术?正是因为我们这个小家发生了变化,小家物质生活提高了,才有这种基础跟力量,来帮助你去创作、去奋斗,这就是家庭带给我的温暖的、坚实的基础。

       在这么大好的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时空里,我们要感恩时代,歌颂时代,享受时代,自然而然地,我们要珍惜时代。这样,我想我们每个艺术家为此而努力,为此而创作。这种合力的努力,我认为就是国家文化走向世界,作出新贡献的家国情怀的一种举措。

       在陈家泠超过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经历了哪些艰难与挑战?又创造了怎样的成就与辉煌?

        让我们跟随《大师列传》的镜头,走进陈家泠的艺术人生......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CCTV-10

10月3日 21:09

《大师列传 | 陈家泠:赤诚见笔墨 丹青述中国》

监制/ 田龙 主编/ 刘铭 王志存

编辑/ 夏丽颖郭桐(实习)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

今日要闻

滿月!這座「心願亭」點亮未來驕「澳」 滿月!這座「心願亭」點亮未來驕「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英国富中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