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記者 文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年以來,雖然三地飽受疫情困擾,但灣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從未放慢腳步,使區內各城市成功構建各類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駕駛跨境貨櫃車30多年的司機陳文送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他見證了灣區各城市運輸基建的快速蛻變,其間跨境口岸數量增加,分散車流,口岸擠擁問題大為改善;口岸管理亦更專業、高效,「以前不時塞車幾小時,現在一出現車龍,交警迅速到達疏導交通。」他表示,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管理、市容、文明素質都快速進步,「十分支持中央政府大灣區整體規劃,香港只有盡快和大灣區互融互通,互相學習,各行各業才能重新煥發生機。」
《綱要》勾勒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完善大灣區經粵東西北至周邊省區的綜合運輸通道,並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一小時通達,達至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
口岸軟硬件升呢 增清關效率
見證兩地運輸基建迅速發展的陳文送表示,「疫情雖然重創跨境貨櫃運輸業,但內地口岸管理並沒停滯,而是在硬件、軟件到管理水平都在不斷改善。」他說,過往口岸交通偶有塞車等問題,但隨着兩地口岸建設不斷提升,增加清關效率,最重要的是口岸管理水平也迅速改善。「海關全面更新電腦設備,通關快速透明。各口岸海關定期與貨櫃業工會會面,徵求改善建議,並迅速落實。每逢車龍出現,交警就會迅速到位,指揮交通維持秩序。邊檢亦會相應增減檢關通道。」
疫情期間開通的蓮塘口岸是最佳例子,陳文送印象最深的是,當通關貨櫃太多造成堵塞的時候,口岸海關人員會到場維持秩序,「完全無架子,執法水平文明和人性化。」
每天遊走大灣區城市運送貨櫃,陳文送亦親睹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快速變化,「連清潔工都早已不用掃把,開着超小型電動掃地車清潔道路。手機支付普及,一機在手就能處理全部衣食住行問題。政府公務全部手機程式化,除非特殊情況,都不需要去政府部門排隊處理,用手機程式就能全程完成。」
往返兩地貨量變八比二
疫情三年,加上地緣政治,造成珠三角產業外遷,對跨境貨櫃影響巨大。陳文送表示,幸好香港目前大搞基建,保持香港的競爭力,「現在跨境貨櫃每天主要運送進口水果等產品回內地,再運工程組件回香港。以前往來兩地的貨量旗鼓相當,北上南下的產品各佔一半,現在往返兩地貨量變為八比二,八成是由內地運建材來香港,兩成是香港運貨物到內地。」
陳文送表示十分支持中央對大灣區的整體規劃,「香港要加快融入大灣區,互融互通,人員、物資交流日趨頻繁,跨境運輸需求才會持續增長,我們這行才有前途,各行各業才能在大灣區融合中找到新商機。」
他希望兩地互認機制也推廣到貨櫃業,「香港年輕人難入貨櫃行業,其中一個原因是還要回內地考跨境貨櫃牌,而考內地貨櫃牌照程序繁複,十分難考。其實貨櫃牌完全可以像小車牌一樣免考試互認互換,完全沒必要還要重考。降低入行門檻,跨境貨櫃才容易補充新血。」
廣深港高鐵網拓展 望建「灣區半小時經濟圈」
目前香港與灣區內地城市的道路聯通日益方便,2018年9月投入使用的廣深港高鐵,是打造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重要設施,將約750萬港人納入全國高鐵網,成為兩地民眾往來最便捷、高效、高速的交通工具,去年乘客量超過1,700萬創新高,超越2019年的1,690萬人次的紀錄。
廣深港高鐵網正快速拓展。西起廣西南寧、東至深圳北站,連通香港高鐵的深南高鐵去年年底已動工,預計2027年落成通車,是廣東、廣西兩省區間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項目,屆時香港到南寧將較目前省時四分之一,從目前耗時約四小時,縮短至僅需約三小時,打通粵港澳大灣區與大西南地區「新高鐵走廊」。
深南高鐵與「深圳至江門段」、深茂高鐵「深圳至江門段」共線。隨着「深圳至江門段」(深江高鐵)加速建設,將連通已建成的江門——茂名——湛江高鐵,屆時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的高鐵列車可直接跨越珠江口,通往江門、茂名及湛江等粵西地區的「沿海通道」進一步打通,不再像目前要繞道廣州南站,將節省半小時以上車程。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圳至江門段」建成投用後,香港將新增通往粵西地區的「高鐵新走廊」,亦有利於打通珠江兩岸聯繫,打造「灣區半小時經濟圈」;同時在深圳北站通過「深圳北至深圳機場東聯絡線」銜接廈深高鐵,可直接輻射帶動粵東、粵西與大灣區的區域協調發展,對進一步完善廣東東西兩翼高鐵通道,乃至全國沿海通道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口岸連通粵東西 促進灣區經貿往來
去年初香港全面復常後,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互聯互通亦迅速恢復,去年深港各口岸累計超1.6億人次出入境,日均超40萬人次,最高峰突破80萬人次。而去年2月才開通旅檢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是連接港深的第七個重要公路口岸,是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關鍵連接點,新口岸促進大珠三角區域合作,將香港與粵東及粵東北地區聯繫起來,促進粵港澳更密切的經濟及貿易往來。
蓮塘口岸連接深港西部通道,是通往粵東和粵西的主要通道,便利香港和粵東和粵西的物流運輸,估算每年可為香港帶來143億港元的總經濟效益。除此以外,蓮塘/香園圍口岸,亦有助紓緩香港北部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交通擁堵問題。蓮塘/香園圍口岸開通後,有助將跨境車輛引導至粉嶺以南的龍山隧道,從該處繞過新市鎮的範圍直達跨境口岸,從而緩解上水及粉嶺市中心的交通壓力。
蓮塘/香園圍口岸是香港首個「人車直達」口岸,市民除可乘搭公車、小巴及計程車等公共運輸服務來往口岸外,還可以駕駛私家車直達口岸。管制站佔地1.8公頃,除必要邊檢設備,附設419個公眾車位。在蓮塘過境後,穿過商業城便到達深圳地鐵二號線的蓮塘口岸站,附近亦有公交車站和的士站,交通便利。
開通旅檢後,新口岸人流量直線上升,周末和節假日通關人次已超過每日3萬名的設計通關能力。不少港人表示,蓮塘口岸接駁交通費用低很多,而且接近深圳旺區,所以改用新口岸過關。駕車者也稱讚香園圍口岸,可以實現從「屋企到口岸」的點對點體驗。
特稿|大橋通行續放寬 駕車北上尋常事
2018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最重要交通大動脈之一。大橋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和廣東珠海,全長55公里,主橋全長約29.6公里,大幅縮短了來往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行車時間僅需約一小時。兩地復常通關後,港珠澳大橋車流量屢創新高,去年進出境客車達268萬輛次,經大橋出入境旅客逾1,630萬人次,是2019年的1.29倍。
去年7月開始實施的「港車北上」規定,合資格人士要先透過電腦抽籤,中籤者方可於網上遞交申請,獲發「電子牌證」,有效期最長不超過1年,亦不可續期,申請人要重新提出申請。有見於「港車北上」如此受歡迎,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近日透露,正研究推出優化措施,考慮若持證司機及其車輛不變,可在牌證到期時,簡化程序容許申請續期。
隨着「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的落地,珠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5年來,三地不斷放寬大橋的通行政策,駕車北上正在成為港澳居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進一步顯現出大灣區加速融合的機遇所在。選擇在珠海生活的香港居民亦逐漸增多,珠港跨境學童成為出入境旅客中的一個特殊群體。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率先建成並實施全國首創的「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查驗新模式,旅客「只需排一次隊、刷讀一次證件、接受一次集中查驗」就能完成過關。為應對持續增長的疏導壓力,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採取創新查驗形式,於去年12月23日起在客車道正式啟用移動查驗模式,高峰時段隨車人員平均等候時間縮短20%至30%。口岸動態調整邊檢警力部署,增設前引崗位,在客流車流高峰到來前開足、開滿查驗通道,備足執勤警力和機動力量,隨時做好跨部門警力支援。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文匯專題 2024/02/27)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