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春天事业活力绽放”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进展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本届残特奥会突出科技助残,7款“黑科技”助残产品亮相新闻发布会现场。
广东是科技创新大省,也是先进制造业大省。残特奥会省执委会高科技产品展示专班副组长、省残联副理事长陈海龙表示,本届残特奥会也是科技助残成果的集中展示舞台。
广东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60%,产品出口份额占全国同类型产品的70%。其中佛山的轮椅、助行器产能占全国30%。佛山市东方医疗从制药设备生产转型而来,公司董事长目睹一位女士在医院门口用自行车艰难搬运失能老人的就医场景,深受触动后,专注轮椅研发,推出国内首辆残疾人专用运动轮椅,不仅在功能、体验、设计上不断优化,还升级精准电控、精密加工、碳纤维应用等新技术新材料。
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廖国润介绍,智能轮椅可实现点对点无人驾驶、全场景避障及风险预警;全地形轮椅能上下楼梯、穿越复杂地形;脑控轮椅通过脑电头环,凭脑电、眼电信号控制,能辅助发球、挥拍。
“除了智能电动类轮椅之外,我们还生产运动类轮椅,本次残特奥会上,我们也将派驻技师保障各项赛事。”廖国润表示,“运动员的轮椅个性化非常强,根据每个人身高、体重、残疾程度的不同,扶手的高度、座位离地距离都可能不一样。我们会帮运动员量身定制轮椅,帮助运动员拿到更好的成绩。”
广东省康复产业已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的双轮驱动格局,其中,康复机器人产品产业规模占全国42%,广东凭借产业链集群及技术创新优势,已成为全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核心引擎。
广州一康医疗的外骨骼机器人通过精密传感器识别人体动作意图,带动下肢机械关节辅助行动,助力肢体障碍运动员进行训练。其上肢康复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实现三维空间上肢评估和训练的机器人,可为运动员及康复人群提供科学的康复辅助,比传统的康复治疗效果提升至少25%。此外,智能调脊机器人,结合多种医学理论与AI技术,改善脊柱问题。冷热敷加压恢复仪,为运动恢复提供辅助。
在导盲类产品方面,广东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和产业基础,具备“技术领先、应用试点多、产业规模初显”的特点。例如,广州小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导盲机器狗采用多模态3D体素复合感知技术,能通过牵引架反馈障碍并提醒;一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推出的“导盲兔”AI眼镜能将眼前的场景通过语音转述给视障人士,让沟通更加便捷。
广州小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陈皓介绍,通过语音交互设定目的地有以后,这款导盲机器狗可以自动开展动态路径规划,确定最便利、安全的路线。在行走的过程中,它能够实现智能避障,带领盲人避开如玻璃门、停车库栏杆等障碍物。
“导盲兔AI视觉智能伴侣是专为视障人群打造的一体化智能设备。无需复杂操作,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1分钟即可轻松上手,一键触发识别眼前场景并语音描述。”导盲兔CEO白瑞表示,这款AI眼镜不仅能精准识别环境,帮用户寻找物品,还能快速辨认熟人,让视障人士也能感受同样美好的世界。
“康复机器人帮助截瘫病人站起来、走两步。机器导盲狗,帮助视障朋友扫清前行的障碍。全地型轮椅让残疾人、老年人随时下楼。拥有脑机接口技术的辅具,让机械手弹钢琴、练书法,让下肢残疾人奔跑,让视障朋友稳步前行,让听障人士沟通世界。这些科技产品对外延伸,引起对广东产业升级转型无限想象。”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副主任、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表示。
“我们把残特奥会当作展示我省科技助残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在办赛、参赛、观赛各环节,想方设法设置应用场景。”陈学军表示,将在康复训练领域,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赛后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使康复过程更高效、更精准;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全面将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中;在智能辅具方面,从多个维度帮助残障运动员和观众克服困难,智能辅具方面,从多个维度帮助残障运动员和观众克服困难。
文、图:广播融媒中心记者罗俊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